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皮亞傑

個體適應理論

‧ 適應(adaptation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生命適應的形式,而皮亞傑所謂的「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張春興,1997)。也就是說雖然智力的內容、結構會因為個體的發展而有了質量上的改變,但是個體與環境接觸後,因為環境限制而主動產生改變的機制本身卻是不變的。

      個體適應時,將因環境的需要而產生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
    同化(assimilation):指個體運用其既有基模處理所面對的問題;即是將新遇見的事物吸納入既有基模之內,亦是既有知識的類推運用。如果吸納的結果,兒童發現既有基模仍然適合,此新事物即同化在他既有的的基模之內,成為他知識的一部分。例如:兒童可能只根據家中的黃狗學到狗的基模,以後如遇到黑狗也會喊它為狗,那就是同化。

    調適(accommodation):是在既有基模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識時,個體為了符合環境的要求,主動修改其既有基模,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心理歷程。例如:幼兒習慣了用單手抓取物體,若遇較重物體單手無法抓取時,他將自行改變動作模式,用雙手搬動該物體。由單手改變為雙手的動作,是他為達到目的而主動做出的調適。
換句話說,所謂的「同化」就是指自己的不變應付改變了的環境(以不變應萬變),而「順應」則是個體以改變自己應付改變的環境(以變應萬變)。
‧ 平衡(equilibration):體能對環境適應,那就表示他的認知結構或基模的功能,能夠在同化與調適之間維持一種波動的心理狀態。皮亞傑稱此種心理狀態為平衡(equilibration)與失衡(disequilibrium)。當個體既有基模能夠輕易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他自會感到平衡。當個體既有基模不能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就會感到失衡。對個體而言,在心理狀態失衡時將形成一種內在驅力,驅使個體改變或調適既有的基模,能容納新的知識經驗。因此,調適歷程的發生乃是心理失衡的結果。經過調適而吸納了新的知識之後,個體的心理狀態又恢復平衡。個體經認知發展而使其智力成長,而智力成長的內在動力,實乃由於個體對環境適應時在心理上連續不斷地交替出現平衡與失衡的狀態所導致。準此推理,每逢經過一次由失衡而又恢復平衡的經驗,個體的基模就會因之產生一次改變。個體的基模經過改變後即能吸納更多的知識經驗,結果自然使其智力水準也隨之上升。參考網址http://blog.udn.com/dream11124/906310




綜合皮亞傑的觀點,科學教育的教材教法應符合下列的原則:(黃湘武 , 1993)
    • 教學的設計應以學生舊有的認知為依據,鼓勵並誘導學生用自己的想法處理並解決問題。當學生想法有錯誤時,應設法使學生體會原有知識體系的矛盾,然後在引導其修正或重新建構舊有的體系。
    •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提供學生彼此之間或學生與老師間互相討論及交換意見的時間,使學生有機會體驗到自己想法的矛盾及參考別人不同的想法。
    • 實驗教學不應只是要求學生按指定的裝置,記錄儀器顯示的數據,然後驗證書本上的公式。實驗教學的設計應保留相當的自由度,讓學生能自由操作各種變因及觀察各種變化。實驗教學也應該著重於能夠使學生體會原有知識矛盾體系的設計。
    • 應盡量使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現象的意義相結合,如此學生所學的才有意義,才能謂之為理解。

0 意見:

張貼留言